1979年10月12日清晨八点,邓华放下手中的稿纸,看向秘书,眉头紧锁:“稿子我已经看过了顺配网,怎么只有老韩一个人的名字?”这突如其来的提问让在场的工作人员都愣住了。此时,广州的木棉花刚刚开始盛开,距离海南岛解放已过去整整三十年,可是关于这场历史性战役的纪念活动资料,却在邓华面前显得如此“不完整”。
邓华此行来到广州,原本是为了休养和治疗身体,但他刚下火车就被邀请参与审稿工作。活动组原本打算在纪念活动中突出韩先楚的功勋,毕竟毛主席那句“若不是韩先楚坚持,再晚两个月……”早已成为流传甚广的名句。然而,邓华却摆摆手,对秘书说道:“韩先楚确实是头号功臣,但43军也不能缺席。这可不是考虑谁的面子问题,而是历史的真实面目。”
提到43军时,负责人员显得有些犹豫:“首长,李作鹏的事……”话音未落,邓华便毫不客气地打断:“个人犯错应该追责,但部队的战绩不能抹杀。43军几千兄弟长眠在海南的椰林深处,难道一句‘政治原因’就能让他们无名吗?”他的话语不高,却蕴含着无法妥协的坚定。
展开剩余78%海南岛战役的策划远比许多人想象的要早得多。早在1949年12月,邓华就已在广州召集了中南海陆空各路情报,而薛岳则在海口布置防线、挖掘战壕、拉上铁丝网,并声称“共产党没有海军顺配网,渡海是不可能的”。然而,薛岳最为担忧的其实是岛内的解放区力量。琼崖纵队参谋长符振中冒着极大的风险,偷偷渡海,将敌军的兵力部署图和海潮资料带回。那张图至今被邓华夹在作战地图中,已经磨损得几乎看不清。
1950年2月10日,广州东较场的临时会议室里灯火通明,讨论声不绝。邓华提出了“六月总攻”的计划,理由是可以先整训新接管的船只,再等待海军快速艇到位。韩先楚立即站了起来:“拖到六月,季风一过,潮水高了,木帆船就变成活棺材。真要渡海,四月二十前必须动手。”房间里瞬间安静下来,唯有铅笔敲击桌面的声音清晰可闻。韩先楚详细解释了渔民口中的“南北对流风”,他指出,这股风能使船只稳定快速地通过海面,如果错过了这段时机,渡海就要看老天的脸色了。
邓华并未立刻做出决定,而是要求40军和43军分别提出两套方案,一套是四月行动,一套是六月。40军反应最快,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征集到千余条风帆船;与此同时,43军则在雷州半岛紧急修建简易码头,负责后续的部队登陆以及重炮登岛。值得一提的是,虽然43军知道自己很可能会成为“配角”,但他们依然将吨位最大的甲板船优先交给40军使用。老兵回忆道:“那时候谁也不想着自己露脸,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成功渡海。”
为了争取时间,韩先楚于3月1日向中央发电报,请求提前实施计划。“如果43军准备不充分,40军可以先渡海。”电报中的这句话直截了当,丝毫没有委婉之词,足见韩先楚的急迫。毛主席阅后批示同意提前行动,并增派高射炮营,指示不冒险、不拖延。那批高炮成为渡海战役的第一道防线,实际由43军负责,因为他们在雷州半岛有现成的炮位。
3月5日清晨,瓯江渡口星光点点。40军的先锋船队借着东北季风滑出海面,目标直指临高角;与此同时,43军与琼崖纵队的联络组在儋州和昌江沿岸点燃火把顺配网,为潮向提供导航。天刚破晓,国民党海防巡逻艇发现异常动静,但却被岸上的43军高射炮压制。一名海军老通信兵回忆道:“那一夜,我们用信号灯做了一件事——假装有舰队掩护,实际上全是光。”
随着陆战的打响,40军成功在临高登陆,而43军则在八所港进行迂回。两支队伍在白沙会师,仅用了二十七天便彻底扫荡了岛上的敌军主力。如果没有43军在琼北切断敌军退路,40军很可能陷入拉锯战。统计显示,海南战役中43军伤亡超过六千,与40军几乎不相上下,但提到“海南渡海”,人们常常只记得韩先楚的独木舟,忽视了43军的浮桥。
在纪念活动的筹备期间,邓华特意邀请了几位参与海南战役的43军老兵,让他们讲述冲滩时的细节。有一位老兵回忆起长坡码头那场夜战:“海水漫到腰部,子弹在水面打出白光,兄弟们背着机枪一往无前,谁倒下,后面的人接过枪继续前进。”这一段描述让记录员的眼眶红了,也让原本打算缩减43军篇幅的方案无法自圆其说。
不可否认,九一三事件后,李作鹏的政治阴影使得43军的名字变得敏感。但邓华早已看得透:“战功属于部队,责任则按个人追究。”他坚持将43军在登陆、合围、守岛等战役中的所有功绩都写进纪念册,并亲自改了六十多处措辞,力求准确。最后,负责人员妥协了,“邓老,这样您满意吗?”邓华挥手道:“别说满意,历史本就如此。”
1980年5月1日,纪念大会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行,老兵们胸前佩戴大红花。发言稿中首次并列提到韩先楚、邓华、李作鹏三人的名字,但后两位的名字后面依然带有“时任40军军长”“时任43军军长”的表述,措辞平淡,却让在场的老兵们频频点头。会后,邓华私下对随行的军医感叹道:“历史这东西,抹不黑,也擦不白,只能还原。”
多年以后,尽管学界关于海南战役的著作层出不穷,那本三十周年纪念册依然被广泛引用。原因很简单——它首次完整呈现了两军协同作战以及海陆空三线联动的真实细节。如今,翻开册子,依然能看到邓华在地图旁的铅笔批注:在43军登陆路线图上,他写下了“此处不得遗漏”,旁边还加了一个黑色感叹号。那枚感叹号,便是对那些被忽视英雄的最真挚的敬意。
发布于:天津市博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