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 年 10 月 31 日,莫斯科市民惊讶地发现牛宝宝,红场上的花岗岩陵墓,也就是两位伟大领袖——列宁和斯大林的坟墓,突然被用胶合板整个围了起来,从外面什么也看不到。
似乎是在修理什么,或许就是陵墓的日常维修而已。
于是,谁也没有过多在意。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第二天早上,胶合板围挡全部被拆掉了,一切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
陵墓还是那个陵墓,只是有了一点小小的变化。
原来雕刻在陵墓入口花岗岩上的铭文“列宁·斯大林”已经被一条宽大的白色丝带遮住了。
厚实的白色丝带上只有一个人的名字:“列宁”
从此,斯大林的名字从伟人陵墓消失了,同时消失的还有他的遗体。
图片
注意黑色花岗岩上的铭文,上面是列宁,下面是斯大林
1961年10月31日下午6点,当陵墓被用胶合板完全遮盖起来的时候,在画家萨维诺夫的工作室里,“列宁”的名字已经被书写在一条宽大的白色丝带上,这是用来遮挡陵墓上的花岗岩铭文的。
几乎就在同时,几名军人开始在克里姆林宫墙附近挖一个深坑。
晚上 9 点前,一切都准备好了。
在陵墓的中央大厅里,党委成员和军人神色肃穆地站立着。
八名克格勃军官从基座上取下斯大林的石棺牛宝宝,并将其抬到了陵墓的实验室。
在那里,斯大林的遗体被转移到一个事先准备好的棺材中。
斯大林的元帅制服上的金纽扣被全部剪掉,制服上匆忙缝上的是黄铜纽扣。
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的勋章也被摘下来。
所有这些都被放到了一个特殊的房间,那里存放着已故政党领导人的所有奖励。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晚上 10 点 15 分,八名军官将棺材从陵墓中抬出来,放在刚挖好的坟墓旁边的架子上。
墓穴的底部放上了一块钢筋混凝土制成的石板,墓穴的四周也被用石板加固。
此时,绞盘机上还吊着最后一块石板,它是要从上面覆盖这个墓穴的。
这时,陵墓管理部部长塔拉索夫上校悄悄走到领导们旁边,轻声说:各位领导,能不能不要这块石板,万一要是掉下来,那就麻烦啦!”
领导们抬头看了看厚实的石板,想到要是石板掉下来,把棺材和领袖的尸体一起压碎,在场的人脸都吓白了。
于是,吊着的石板被撤下来。
斯大林的棺材被小心翼翼地放入坟墓中。
根据东正教的习俗,所有在场的人都往棺材上扔了一把土。
这一做法象征着对死者的最后告别,以及尘归尘、土归土的宗教观念。
士兵们开始往坟墓里填土牛宝宝。
最后一块花岗岩石板被放置在棺材上,石板上刻有“斯大林·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 1879 - 1953”的铭文。
直到 1970 年,它才被一座纪念碑所取代。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晚上 11 点,这一切都结束了。
斯大林的亲属都没出席这次重新安葬,连他的儿子瓦西里和女儿斯韦特兰娜都没来。
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事儿,压根没人通知他们。
陵墓周围用作遮挡的胶合板被拆除,陵墓入口上方的花岗岩铭文也被白色丝带牢牢覆盖住。
第二天早上,陵墓重新对外开放。
苏联人对这位伟大领袖的重新安葬根本就没什么反应,说完全无动于衷也不为过。
当然,低声议论,窃窃私语什么的都免不了。
但是,强烈的反对行为,甚至声音都没有。
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的担心是多余的,他对可能发生的民众骚乱充满恐惧。
实际上,什么也没有发生。
“即使他死了,他们也怕他”,这就是对斯大林秘密葬礼的评价。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斯大林的这次秘密葬礼之后,苏联流传起来一个笑话,说,赫鲁晓夫用这种见不得人的方式在伟人陵墓中为自己腾出了一块地方。
不过,赫鲁晓夫没机会进伟人陵墓了,因为很快就轮到他了。
1964 年,赫鲁晓夫被免去了所有职务,他去世后被草草地埋葬在新圣女公墓。
实际上,按照赫鲁晓夫的最初计划,斯大林的遗体将被迁往新圣女公墓。
但是,在最后一刻,赫鲁晓夫却改变了主意,因为他觉得,还是在克里姆林宫墙里面进行这一番操作为好,因为新圣女公墓没有围墙,实在是不好控制。
要是苏联老百姓们自发去吊唁,那真管不住啊!
1964 年 10 月,勃列日涅夫当选苏共第一书记。
从此,勃列日涅夫时代开始了。
这个有着扫帚粗眉的勃列日涅夫开始亲吻着整个世界……
关于著名的“勃列日涅夫的三重吻”,可以参考拙作:
读苏联名著《静静的顿河》(12):固执的娜塔莉娅》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立即停止了赫鲁晓夫的反斯大林政策,再次强调斯大林对国家做出的功绩和贡献。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关注我牛宝宝,下一篇文章聊聊赫鲁晓夫为什么要给斯大林迁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博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